首页/学习笔记/正文
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国内各地的党组织和旅日的党组织派出的代表中,毛泽东是两位____代表之一

 2023年02月28日  阅读 276  评论 0

摘要:问题: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国内各地的党组织和旅日的党组织派出的代表中,毛泽东是两位____代表之一。答案:长沙。

本题问题: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国内各地的党组织和旅日的党组织派出的代表中,毛泽东是两位____代表之一。

本题选项:

A.上海

B.广州

C.长沙

D.北京

正确答案:长沙

题目来源:《中国共产党简史》(人民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2021年版)

出题单位: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

拓展阅读:

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国内各地的党组织和旅日的党组织派出的代表中,毛泽东是两位长沙代表之一。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至8月初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现兴业路76号)和浙江嘉兴召开。上海的李达、李汉俊,北京的张国焘、刘仁静,武汉的董必武、陈潭秋,长沙的毛泽东、何叔衡,广州的陈公博,济南的王尽美、邓恩铭,旅日的周佛海,以及由陈独秀指定的代表包惠僧出席会议,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克尔斯基也出席了大会。


1921年,一大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共十三人,分别是: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陈公博、包惠僧、周佛海。这十三名代表中,的确有个别人逐渐远离党组织,但大多数人坚守了自己的信念。

1920年夏至1921年春,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中国工人运动的蓬勃兴起,作为两者结合产物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在上海、北京、武汉、长沙、济南、广州以及赴日、旅欧留学生中相继成立,建党条件基本成熟,召开全国代表大会也在建党骨干中开始酝酿。

1921年6月3日,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取道欧洲来到上海,与从西伯利亚南下的另一位国际代表尼科尔斯基会合。他们很快与陈独秀离沪期间主持上海党组织工作的李达、李汉俊取得联系,并交换了情况。共产国际代表建议及早召开党的代表大会,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

李达、李汉俊在征询陈独秀、李大钊的意见并获得同意后,分别写信给各地党组织,要求每个地区派出两位代表到上海出席党的全国代表大会。

7月中下旬,设在法租界白尔路389号(今太仓路127号)的博文女校,陆续住进了一批教师、学生模样的青年人,以北京大学师生暑期考察团的名义,来上海参加这次历史性的聚会。代表们到齐以后,就便在住处开了预备会。

7月23日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正式开幕。会址设在李书城、李汉俊兄弟住宅,大家围坐在客厅长餐桌四周,室内没有特别布置,陈设简单,气氛庄重。出席者有上海的李汉俊、李达;北京的张国焘、刘仁静;长沙的毛泽东、何叔衡;武汉的董必武、陈潭秋;济南的王尽美、邓恩铭;广州的陈公博;留日学生周佛海以及陈独秀委派的包惠僧。陈独秀和李大钊因公务在身未出席会议,而在代表们心目中他们仍是党的主要创始人和领袖。

两位共产国际代表出席了一大开幕会议,并发表热情的讲话。马林首先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具有重大的世界意义,第三国际增加了一个东方支部,苏俄布尔什维克又多了一个亲密战友,并对中共提出了建议和希望。尼科尔斯基介绍了共产国际远东局的情况,要求中共把工作进程及时报告远东局。

接着,代表们商讨了会议的任务和议题,一致确定先由各地代表报告本地工作,再讨论并通过党的纲领和今后工作计划,最后选举中央领导机构。

7月24日举行第二次会议,各地代表报告本地区党团组织的状况和工作进程,并交流了经验体会。25、26日休会,用于起草党的纲领和今后工作计划。27、28和29日三天,分别举行三次会议,集中议论此前起草的纲领和决议。讨论认真热烈,大家各抒己见,既有统一的认识,又在某些问题引起争论,会议未作出决定。

7月30日晚,一大举行第六次会议,原定议题是通过党的纲领和决议,选举中央机构。会议刚开始几分钟,法租界巡捕房密探突然闯入,这次会议被迫中断。

一大第六次会议刚开始,就遭受法租界巡捕房的侵扰。首先闯入会场的叫程子卿,他是黄金荣的把兄弟,利用这层关系进入巡捕房,任华人探长。原来马林由莫斯科途经欧洲来华,曾在维也纳被警察局拘捕,虽经营救获释,但其行动一直作为“赤色分子”被严密监视。具有丰富秘密工作经验的马林,警觉地说这人一定是“包打听”,建议立即停会,大家分头离开。

果然,十几分钟后两辆警车包围了一大会址,法籍警官亲自带人进入室内询问搜查,没有找到多少证据,威胁警告一番后撤走了。这次冲击虽然没有带来重大损失,毕竟一大不能再在原址进行了。转移出来的一大代表当晚集中于李达寓所商讨,大家一致认为会议不能在上海举行了,有人提议到杭州开会,又有的提出杭州过于繁华,容易暴露目标。当时在场的李达夫人王会悟提出:不如到我的家乡嘉兴南湖开会,离上海很近,又易于隐蔽。大家都赞成,觉得这个安排很妥当。

第二天清晨,代表们分两批乘火车前往嘉兴。两位国际代表目标太大,李汉俊、陈公博也因经历一场虚惊,都未去嘉兴。10时左右,代表们先后到达嘉兴车站,在鸳湖旅馆稍事休息后,登上事先租好的南湖画舫。

这是一个阴天,下起了蒙蒙细雨,游人渐渐离去,秀丽的南湖显得格外清静优雅。11时许,一大会议在缓缓划行的画舫上开始了。

南湖会议继续着上海30日未能进行的议题,先讨论并通过《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这份15条约700字的简短纲领,确定了党的名称、奋斗目标、基本政策、提出了发展党员、建立地方和中央机构等组织制度,兼有党纲和党章的内容,是党的第一个正式文献。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规定党的纲领是: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联合共产国际。纲领明确提出要把工人、农民和士兵组织起来,并确定党的根本政治目的是实行社会革命。纲领还包含属于党章性质的一些条文:关于党员条件,规定凡承认本党纲领和政策,并愿成为忠实的党员者,经党员一人介绍,均可接收为党员,但在入党前必须与企图反对本党纲领的党派和集团断绝一切联系;新党员入党后为候补党员,接受党组织的考察,考察期满经党员讨论和党组织批准,才能转为正式党员等。

接着讨论并通过《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对今后党的工作作出安排部署,鉴于党的力量还弱小,决定以主要精力建立工会组织,指导工人运动和做好宣传工作,并要求与其他政党关系上保持独立政策,强调与第三国际建立紧密关系。会议还通过了《关于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对开展工人运动的组织工作和宣传工作,作了具体的规定。

下午5时,天气转晴,湖面上一艘汽艇向画舫急驰而来。大家因有上海的经历而提高了警惕,立即藏起文件,桌上摆出麻将牌,装扮成游客。后来打听到这是当地士绅的私人游艇,大家才松了一口气,会议仍继续进行。

最后,一大选举中央领导机构,代表们认为目前党员人数少、地方组织尚不健全,暂不成立中央委员会,先建立三人组成的中央局,并选举陈独秀任书记,张国焘为组织主任,李达为宣传主任。党的第一个中央机关由此产生。会议在齐呼“第三国际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声中闭幕。

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犹如一轮红日在东方冉冉升起,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程。这是近代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毛泽东说:“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件”。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一大代表的命运:

广东代表陈公博,1922年自行宣布脱离共产党,赴美国留学,后被开除党籍。陈公博成为一大代表中最先脱党的一位。1925年回国加入中国国民党,并迅速进入国民党核心领导层。最后,1946年由于追随汪精卫叛国投敌被国民党处决。旅日代表周佛海,一大后,由于陈独秀在广州无法脱身,由其暂时代理中央局书记,各方面实难以服众。后到日本留学,实际脱离了党组织。1924年回国,不久出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秘书,后公开声明脱党。抗日战争期间,投靠日本当了汉奸。

包惠僧,受陈独秀委派出席党的一大。1922年至1923年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武汉分部主任等职。1924年国共合作建立后,曾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等职。1927年1月调任国民革命军独立第十四师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夏斗寅叛变后被夏扣留,后回到武汉。大革命失败后,因看不到中国共产党的前途,脱离了党组织。

上海代表李达,一大上被选为中央宣传委员。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主持创办了党的第一个秘密出版机构——人民出版社,出版马克思列宁主义著作和革命丛书。1921年,出席了二大。在会上,李达表示自己更适合专门从事写作,而且准备回湖南教书,因此请求不再担任中央的宣传工作,大会接受了其请求。1923年,在国共合作问题上与陈独秀产生意见分歧,随后脱离党组织,专门从事理论研究和教育工作。虽然脱党,但一直没有放弃信仰,成为卓有建树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后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

上海代表李汉俊,参与了一大的筹备工作。1922年二大后,与陈独秀、张国焘发生意见分歧,离开上海到武汉,自动脱离了党组织,但仍继续从事马克思主义宣传和革命活动。1923年2月,参加了京汉铁路大罢工。同年6月,在没有出席三大的情况下被选为中央候补委员,但从未到职。1924年,中共中央鉴于他自动脱党,正式开除其党籍。北伐军占领武汉后,任国民党湖北省党部执行委员、湖北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厅长等职,抵制了国民党右派的反共活动。大革命失败后,声讨汪、蒋反革命行径,并利用自己的“合法”职位,掩护了大批尚未暴露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1927年,被桂系军阀杀害,牺牲时仅37岁。

北京代表刘仁静,当时是参加一大年龄最小的代表。1922年赴苏参加共产国际四大。1923年,参加了三大。同年,参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二大,被选入团中央领导机构。1926年,赴莫斯科列宁学院学习。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接受托洛茨基的观点,后被开除出党。

北京代表张国焘,在一大上被选举为中央组织委员。此后,他连续出席了二大到六大,除了三大落选外,都被选为中央委员。虽然以后犯了错误,也有一些个人缺点,但此阶段是致力于党的工作的。

湖南代表何叔衡,当时是一大年龄最大的代表。一大后,何叔衡与毛泽东回到长沙,着手湖南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参加湖南省党部改组工作,曾任国民党湖南省党部执行委员、监察委员。1927年马日事变后,秘密到上海从事党的地下工作,于1935年牺牲。

湖北代表陈潭秋,1923年2月参与领导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曾任国民党湖北省执行委员会组织部长。1927年,在五大上被选为中央候补委员。大革命失败后,在江西、满洲、江苏等地做党的工作。1942年在新疆牺牲。

山东代表王尽美,1922年作为中国代表之一出席了共产国际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同年,参加二大,会后被留在中央负责领导工人运动。1923年被反动当局逮捕,后经营救获释。此后回到山东,主持山东党的全面工作。1925年1月,带病出席党的四大,同年2月,抱病组织青岛国民会议促成会,参与领导胶济铁路工人大罢工。因积劳成疾,于1925年在青岛病逝,终年27岁。

山东代表邓恩铭,一大后,回济南建立中共山东区支部,任支部委员。1922年,邓恩铭作为中国代表之一出席了共产国际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同年底,赴青岛创建党组织。1925年,领导胶济铁路工人大罢工和青岛全市工人大罢工。同年8月,任中共山东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1927年,出席党的五大。回山东后,任中共山东省执行委员会书记。后于1931年牺牲,终年30岁。

另外,湖南代表毛泽东,湖北代表董必武,一直坚持到最后,不断探索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发展道路,为党的事业献出了毕生精力,作出了重大贡献;毛泽东成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主要代表,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

版权声明:本文为 “鸭先知”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awrui.net/xuexi/biji/18400.html

标签:

发表评论:

鸭先知博客

鸭先知博客是一个记录日常学习的博客网站,然后把每天的学习内容记录下来分享给大家。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期待与您共同进步。
  • 文章27177
  • 评论0
  • 浏览9002734
排行榜
随机推荐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