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题问题:“兵____合一”是我国上古社会武装力量体制的基本特点之一。春秋时期,实行这一制度较为典型的诸侯国,首推齐国。
本题选项:
A.士
B.农
C.工
正确答案:B.农
题目来源:《中国军事通史》(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出题单位:“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拓展阅读:
“兵农合一”是周代兵役制度的一个基本特点。这一特点在春秋时代仍然表现得很鲜明。
《周礼·地官·大司徒》在谈到周代居民组织时说:“令民五家为比、五比为闾、四闾为族、五族为党、五党为州、五州为乡。”
《小司徒》谈到周代军事组织时说:“乃会万民之卒伍而用之。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五师为军。“比”、“闾”、“族”、“党”、“州”、“乡”与“伍”、“两”、“卒”、“旅”、“师”、“军”就是村社居民行政组织与军队的军事编制两两相应、互相统一的。而这种村社组织与军事组织的统一,正是“兵农合一”制度的主要内容。
春秋时齐国的军事制度就是这种典型的“兵农合一”制度。
“兵农合一”是周代兵役制度的一个基本特点。这一特点在春秋时代仍然表现得很鲜明,《周礼·地官·大司徒》在谈到周代居民组织时说:“令民五家为比”。
“兵农合一”制度的基本特点,是服役人员平时散在村社为农,战时临时征集为兵。散在为民时,兵器收归国家统一保管,临事征兵时,同时发授武器,与终日兵不离手、手不离兵的常备军明显不同。这就形成临战集结和临时授兵制度。
在“兵农合一”制度下,平时管理村社和国家事务的各级官吏,战时就是军队中的各级军官。齐国的“轨长,里有司、连长、乡良人”平时治民,战时统军,正是这种村社和军旅的双重官吏。
晋国的六卿,平日为政府官吏,战时为三军将佐。鲁国的季孙、叔孙、孟孙三家平日是司徒、司马、司空,战时皆为军帅等。总之,列国的政事官也兼军官,都是文、武职责不分的。
“兵农合一”的兵役制度,决定了春秋时期军事训练必然要在农闲时进行的特点。这其实也是自夏、殷、周三代以来村社生活的一般规律。
《国语·周语上》说周代"三时务农而一时讲武。"务农的三时是春、夏、秋,讲武的一时是冬,属农闲季节。《国语·齐语》说:“春以蒐振旅,秋以狝(xiǎn,音显)治兵。”
《司马法·仁本》说:“天子大恺,春蒐秋狝。诸侯春振旅、秋治兵,所以不忘战也。”这也说明了至少在春秋时期,列国诸侯不但在冬季,就是在春、夏、秋三季中的空闲时,也要组织军事训练。
这种军事训练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由国家组织进行。二是通过“蒐狝”,即狩猎的方式进行。
关于这一点,春秋时鲁大夫臧僖伯讲得十分清楚:“春蒐、夏苗、秋狝、冬狩,皆于农隙以讲事也。三年而治兵,入而振旅,归而饮至,以数军实。”讲事就是习武,蒐、苗、狝、狩是四时田猎之名。这是国家组织村社居民借田猎而习武的明证。
从《左传》一书看,春秋时期的蒐狝活动,的确多是军事活动。如僖公二十七年(公元前633 年)说,晋“蒐于被庐,作三军,谋元帅”。僖公三十一年,“秋、晋蒐于清原,作五军以御狄”。昭公八年(公元前534 年),鲁“秋,大蒐于红,自根牟至于商、卫,革车千乘”。
版权声明:本文为 “鸭先知”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08:00-18: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000000@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