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项答题/正文
2004年1月23日,国务院批准了原国防科工委、财政部《关于绕月探测工程的立项请示》,中国____一期正式启动

 2022年12月20日  阅读 216  评论 0

摘要:问题:2004年1月23日,国务院批准了原国防科工委、财政部《关于绕月探测工程的立项请示》,中国____一期正式启动。答案:探月工程。

当前问题:2004年1月23日,国务院批准了原国防科工委、财政部《关于绕月探测工程的立项请示》,中国____一期正式启动。

正确答案:探月工程

题目来源:暂无

出题单位:中国航天科普

题目归属:2020年12月17日 - “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相关知识”专项答题

拓展阅读:

2004年1月23日,国务院批准了原国防科工委、财政部《关于绕月探测工程的立项请示》,中国探月工程一期正式启动。

以月球为目标的无人月球探测工程,是空间技术与空间科学研究相结合的航天工程。

中国月球探测工程计划分绕月探测、月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月面采样返回探测三个阶段实施。

2004年1月23日,国务院批准绕月探测工程,即中国月球探测工程一期工程立项。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由国防科工委牵头,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总装备部、中国科学院、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等单位参加的绕月探测工程领导小组。并将中国的月球探测工程命名为“嫦娥”工程,将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命名为“嫦娥”1号。

绕月探测工程的主要任务是研制和发射月球探测卫星并环绕月球飞行;初步掌握绕月探测基本技术,通过遥感探测对月球进行全球性普查;开展月球科学探测,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特性,探测地月空间环境。

绕月探测工程由工程总体、卫星系统、运载火箭系统、发射场系统、测控系统和地面应用系统组成。

“嫦娥”1号卫星(CE–1)选用“东方红”3号通信卫星平台,总质量2 350千克。卫星绕月运行的工作轨道为高度195.464+25千米、倾角90°±5°的极月圆轨道。卫星在轨运行寿命1年。卫星上搭载了8种科学探测仪器,分别是用于月球表面三维影像成像的CCD相机和激光高度计,用于月表化学元素与物质探测的干涉成像光谱仪和γ/ X射线探测仪,用于月壤厚度探测的微波探测仪,用于地月空间环境探测的太阳高能粒子探测器和太阳风离子探测器。选用“长征”3号甲运载火箭,运载能力为地球同步转移轨道 2 600千克。卫星发射场位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3号工位。测控系统利用S频段航天测控网(USB)和甚长基线干涉天文测量系统(VLBI),并通过国际联网增加发射期间的测控覆盖,完成月球探测工程各个轨道段的遥测、遥控和测轨任务。地面应用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卫星在轨运行期间科学探测业务管理、科学探测数据接收与处理、科学研究与科学普及。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嫦娥”1号卫星由“长征”3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进入近地点200千米、远地点51 000千米、轨道倾角31°的超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卫星经过调相轨道段的一次远地点变轨和三次近地点变轨,于10月31日进入地月转移轨道段的飞行。经过一次中途轨道修正,于11月5日成功到达月球。经过第一次近月制动成功被月球捕获,成为一颗月球卫星,再经过两次制动,于11月7日成功进入环月工作轨道。11月18日,卫星转入正飞姿态。11月20日,卫星搭载的CCD相机开始对月探测,并同时下传图像数据。经过对卫星传回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了第一幅由19轨图像数据制作成的月球局部二维图像,并制成了局部三维立体图像。

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了“准时发射、准确入轨、精密测控、精确变轨、成功绕月、有效探测、取得成果”的各个阶段目标,取得了第一批探测成果,为后续科学探测和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标志着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

中国月球探测工程二期工程主要目标是发射月球着陆探测器并携带巡视探测器,实施月面软着陆,释放巡视探测器在着陆区附近范围内开展详细探测。

中国月球探测工程三期工程主要目标是发射月球返回探测器,在月面软着陆后,收集并携带月球样品返回地球,对采集的样品在实验室进行精细分析。

版权声明:本文为 “鸭先知”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awrui.net/xuexi/zhuanxiang/16186.html

标签:

发表评论:

鸭先知博客

鸭先知博客是一个记录日常学习的博客网站,然后把每天的学习内容记录下来分享给大家。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期待与您共同进步。
  • 文章27099
  • 评论0
  • 浏览8800054
排行榜
随机推荐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