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神奇生物/正文
以下哪种海洋动物长有内骨骼

 2023年06月09日  阅读 217  评论 0

摘要:答答星球问题:以下哪种海洋动物长有内骨骼?答案:乌贼。

问题:以下哪种海洋动物长有内骨骼?

本题选项:

A.章鱼

B.乌贼

正确答案:乌贼

出题单位:答答星球

答题路径:支付宝APP - 【答答星球】小程序

以下哪种海洋动物长有内骨骼

答案解析:乌贼内骨骼由内壳及软骨组成,内壳位于体背侧皮肤下的壳囊内,呈长圆形,前端圆,末端有一尖形突起,俗称海螺销。鱿鱼的内壳是个透明薄片,章鱼则完全没有内骨骼。

章鱼

章鱼,又称石居、八爪鱼、坐蛸、石吸、望潮、死牛,属于软体动物门头足纲八腕目(Octopoda)。章鱼有8个腕足,腕足上有许多吸盘;有时会喷出黑色的墨汁,帮助逃跑。有些章鱼有相当发达的大脑,可以分辨镜中的自己。

章鱼拥有 33000 组基因,较之人类大概多 10000 组,这让它们和其他无脊椎动物区别开来。章鱼十分聪明,甚至能使用工具。通过基因解码,科学家发现章鱼拥有一套和人类相似的基因,这让它们能够建立神经网络,这解释了为什么章鱼具有学习能力。和人类一样,章鱼也有不小的大脑,封闭循环系统,还有一双具备虹膜、视网膜和水晶体的眼睛。

全世界章鱼的种类约有650种,它们的大小相差极大。章鱼体呈短卵圆形,囊状,无鳍;头与躯体分界不明显,章鱼的头胴部约7~9.5厘米,头上有大的复眼及8条可收缩的腕。每条腕均有两排肉质的吸盘,短蛸的腕长约12厘米,长蛸的腕长约48.5厘米,真蛸的腕长约32.5厘米。平时用腕爬行,有时借腕间膜伸缩来游泳,能有力地握持他物,用头下部的漏斗喷水作快速退游。腕的基部与称为裙的蹼状组织相连,其中心部有口。口有一对尖锐的角质腭及锉状的齿舌,用以钻破贝壳,刮食其肉。最熟知的章鱼是普通章鱼(O. vulgaris),体型中等,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热带及温带海域,栖于多岩石海底的洞穴或缝隙中,喜隐匿不出。该种被认为是无脊椎动物中智力最高者,具有高度发达的含色素的细胞,能极迅速地改变体色。

多年从事章鱼研究的专家吉姆·科斯格罗夫指出,章鱼具有"概念思维",能够独自解决复杂的问题,正是此种能力使其具有用两足行走的本领。吉姆·科斯格罗夫在法国《费加罗杂志》上撰文称,章鱼是地球上曾经出现的与人类差异最大的生物之一。章鱼有很发达的眼睛,这是它与人类唯一的相似之处。它在其它方面与人很不相同:章鱼有三个心脏,两个记忆系统(一个是大脑记忆系统,另一个记忆系统则直接与吸盘相连),章鱼大脑中有5亿个神经元,身上还一些非常敏感的化学的和触觉的感受器。这种独特的神经构造使其具有超过一般动物的思维能力。

鱿鱼

鱿鱼,也称柔鱼、枪乌贼,是软体动物门头足纲鞘亚纲十腕总目管鱿目开眼亚目的动物。体圆锥形,体色苍白,有淡褐色斑,头大,前方生有触足10条,尾端的肉鳍呈三角形,常成群游弋于深约20米的海洋中。目前市场看到的鱿鱼有两种:一种是躯干部较肥大的鱿鱼,它的名称叫"枪乌贼";一种是躯干部细长的鱿鱼,它的名称叫"柔鱼",小的柔鱼俗名叫"小管仔"。

鱿鱼是生活在海洋中的软体动物。在分类学上,鱿鱼是属于软体动物门——头足纲--二鳃亚纲--十腕目的动物。鱿鱼体内具有二片鳃作为呼吸器官;身体分为头部、很短的颈部和躯干部。头部两侧具有一对发达的眼和围绕口周围的腕足。

枪乌贼科(Loliginidae;Squid), 头足纲的一科,身体细长,通称枪乌贼。约有50种。鱿鱼体内具有二片鳃作为呼吸器官;身体分为头部、很短的颈部。头部两侧具有一对发达围绕口周围头部两侧具有一对发达的鳃围绕口周围。常活动于浅海中上层,垂直移动范围达百余米。身体细长,呈长锥形,以磷虾、沙丁鱼、银汉鱼、小公鱼等为食,本身又为凶猛鱼类的猎食对象。卵子分批成熟,分批产出,卵包于胶质卵鞘中,每个卵鞘随种类不同包卵几个至几百个,不同种类的产卵量差别也很大,从几百个至几万个。鱿鱼体内具有二片鳃作为呼吸器官;身体分为头部、很短的颈部中国枪乌贼(俗称“鱿鱼”),肉质细嫩,干制品称“鱿鱼干”,肉质特佳,在国内外海味市场负有盛名,年产4~5万吨。

鱿鱼,虽然习惯上称它们为鱼,其实它并不是鱼,身体细长,呈长锥形,前端有吸盘,而是生活在海洋中的软体动物。鱿鱼体内具有二片鳃作为呼吸器官;身体分为头部、很短的颈部和躯干部。身体细长,呈长锥形,其中两只较长。头部两侧具有一对发达的眼和围绕口周围腕足。

日本的研究人员称,西北太平洋里的鱿鱼“起飞”动物并非只是依靠喷水推进的一跃。一旦腾空,鱿鱼就会排挤出外套膜腔内剩余的所有水分,并展开他们像翅膀一样的肉鳍和蹼状触腕,让自己在空中停留更长的时间;而且,它们还会在空中主动调整身体姿势来获得升力、减小阻力。据估测,鱿鱼的这些飞行“策略”能够使它们在落水之前飞行约三秒钟、飞出约35米远,这样就能逃开水中捕食它们的金枪鱼和海豚。

乌贼

乌贼,本名乌鲗,又称花枝、墨斗鱼或墨鱼。是软体动物门头足纲乌贼目的动物。乌贼遇到强敌时会以"喷墨"作为逃生的方法并伺机离开,因而有"乌贼"、"墨鱼"等名称。其皮肤中有色素小囊,会随"情绪"的变化而改变颜色和大小。和枪乌贼近缘。现代的乌贼出现于2,100万年前的中新世,祖先为箭石类。特征为有一厚的石灰质内壳(乌贼骨、墨鱼骨或海螵蛸,可入药)。乌贼约有350种,体长2.5~90公分(1~35吋),最大大王乌贼体长逾20米。乌贼分布于世界各大洋,主要生活在热带和温带沿岸浅水中,冬季常迁至较深海域。

乌贼的身体像个橡皮袋子,乌贼有一船形石灰质的硬鞘,内部器官包裹在袋内。在身体的两侧有肉鳍,体躯椭圆形,共有10条腕,有8条短腕,还有两条长触腕以供捕食用,颈短,头部与躯干相连,有二腕延伸为细长的触手,用来游泳和保持身体平衡。头较短,两侧有发达的眼。头顶长口,口腔内有角质颚,能撕咬食物。乌贼的足生在头顶,所以又称头足类。头顶的10条足中有八条较短,内侧密生吸盘,称为腕;另有两条较长、活动自如的足,能缩回到两个囊内,称为触腕,只有前端内侧有吸盘。乌贼主要吃甲壳类、小鱼或其他软体动物,主要敌害是大型水生动物。它是头足类中最为杰出的放烟幕专家。在遇到敌害时,会喷出烟幕,然后逃生。

乌贼的体壁由上皮肤、肌肉等组成,具内骨骼.上皮为单层细胞,其下有许多色素细胞(chromatophore)。色素细胞呈扁平状,细胞膜富弹性,周围有放射状的肌纤维。由于肌纤维的收缩,使色素细胞扩大呈星状,肌纤维舒张,色素细胞恢复原状、如此可使皮肤改变颜色的深浅。上皮下尚有一种虹彩细胞(iridocyste)使体表具光泽。

折叠乌贼内骨骼由内壳及软骨组成。内壳位于体背侧皮肤下的壳囊内,很发达,呈长椭圆形前端圆,末端有一尖形突起。壳为石灰质,背侧硬,腹侧疏松,空隙多。内壳不但可以增加身体的坚强性,又可使身体比重减小,有利于游泳,并有助于保持平衡。软骨发达,其结构与脊椎动物相似,只是细胞有较长的分枝。主要软骨有头软骨,包围中枢神经系统和平衡囊,上具孔,神经可伸出。还有颈软骨、腕软骨等,内骨骼由外胚层发育而来。

版权声明:本文为 “鸭先知”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awrui.net/mayi/xingqiu/shengwu/19699.html

标签:

发表评论:

鸭先知博客

鸭先知博客是一个记录日常学习的博客网站,然后把每天的学习内容记录下来分享给大家。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期待与您共同进步。
  • 文章27086
  • 评论0
  • 浏览8797260
  • 友情链接: